党媒联动吉林省声音聚焦扶贫,党媒记者直接打主战场

10月16日,全省10家党媒派出记者,走进村落联动直播农平易近脱贫的火热实践。吉林日报以彩练新闻客户端为主直播平台,向各联动党媒推流,各家媒体颠末历程客户端、微信、微博、头条号、短视频平台等多平台和渠道同步直播,直播时长2小时20分钟,彩练新闻当日直播总播放量达312605次。

党媒联动吉林省声音聚焦扶贫,党媒记者直接打主战场 第1张

热炕头上聊幸福

驱车出大年夜安市,向偏西北标的目标大年夜约行驶40分钟,便来到了安广镇永强村。

两个月前,村里万寿菊花盛开,记者曾感到感染过这里的芳喷香四溢。秋收今后,再次来到永强村,为的是分享村平易近们丰收的喜悦。

姚井珍是记者的老朋侪了。脱贫以来,她的日子超出越红火。

“本年收成若何?”“身体比来还好吧?”……记者问。

“这万寿菊,本年比客岁强,多卖了二三百元钱,能有2000多元。肉羊和分红的收入获得年末才能算。全年的总收入,一定要逾越客岁。日子过得好,人就表情好,我这身体异常不错。”姚井珍说。

坐在热乎呼的炕头上,姚大年夜姐又打开了话匣子。

正值午时,阳亮光媚。姚井珍说着说着,昔时的痛楚与心中的感谢感动再次交错在一路,她照样不由得流下了眼泪。

“要不是后来的好生活生计,我大年夜概撑不了这么久。”2013年,姚井珍身患癌症,一向刚强的她,用她本身的话说,“成了‘哭吧精’”。

在村里的搀扶下,姚井珍在医疗方面有了保障,病情也有了起色。

2018年,身体逐渐恢复的她,响应村里的脱贫号令,风风火火成长起万寿菊栽种和肉羊养殖。作为全村148户因病致贫又成功脱贫的典型家庭之一,姚井珍又流下了眼泪。

“不用劝我,我而今的眼泪可跟昔时大年夜不一样,这是幸福的眼泪。”姚井珍破涕而笑。

“而本日子都好起来了,我也想开了,要快欢愉乐过好天天,有这么好的政府和村干部,我们的生活生计也得像院子里的万寿菊一样光耀!”姚井珍一脸笑脸地说。 (吉林日报记者 杨悦 孙寰宇 华泰来)

“土壤村”的演变

缤纷山色映衬下,光景秀美的马鞍山村让一批批搭客流连忘返。在旅游财产促脱贫的成长思绪下,这个远近著名的“土壤村”成功演变,成为全国村落旅游重点村。

“畴昔,马鞍山村以发卖砂石为主,破损了环境不说,还给村里留下了个烂摊子,村平易近守着金山没饭吃,村落也‘戴’上了贫苦村的‘帽子’。”长春市九台区土们岭街道马鞍山村第一书记杨成功介绍,2016年,长春市文广旅局包保马鞍山村后,当即和九台区委、区政府一路深切研究,制定了旅游成长计划,随后引进了农家乐、平易近宿旅游合作社、氿遇田园综合体等一系列旅游扶贫项目,颠末历程项目分红和缔造的就业机缘,增加了村集体和村平易近收益,也让马鞍山村“摘”失落了“穷帽子”,酿成了敷裕村。客岁,全村34户61名建档立卡贫苦户所有实现脱贫,年人均收益近1.1万元,人均项目分红4300多元。

在刚刚开馆的氿遇田园综合体项目南果馆中,喷香蕉、芒果等南方生果长势正好。正在清除卫生的村平易近怀文海示知记者:“之前我家生活生计坚苦,就一亩三分地,3口人靠我本身打工赚点钱,老婆和孩子都是残疾人。而今,旅游项目每一年给我们家分红9000多元,村里给我放置的环卫工作每一年收入1万元,加上低保金,一年能收入3万多元,生活生计有奔头了。”

一年“摘帽”,三年脱贫。而今,马鞍山村正积极践行村落振兴策略,出力成长生态农业游、平易近俗体验游、红色文化游等旅游财产,仅本年国庆假期,就欢迎搭客3万多人,实现旅游收入近70万元。(吉林日报记者 孟凡明)

“工资日结”解村平易近“近渴”

“在大年夜棚里打零工不用离家,天天收入六七十元,都是当天结账,真挺好的。”10月16日,在农安县合隆镇烧锅岭村的扶贫大年夜棚里,建档立卡贫苦户李明武乐陶陶地算起了增收账。

大年夜棚内,几名村平易近正忙着为下一茬收成做筹办;牛舍里,负责平常养殖办理的村平易近正干得起劲……从2015年最早,烧锅岭村依托扶贫资金,以棚膜财产为打破口,成长栽种、养殖扶贫项目,前后建成温室大年夜棚和养殖基地,增强村集体“造血”功能。该村将长效财产与短时候收益相连络,接纳“用工分红”“村流转代耕”“工资日结”模式,提高贫苦户收入。

76岁的李明武一向带着身患残疾的儿子生活生计,畴昔仅靠着家里的4亩地,日子过得十分拮据。村里建起扶贫大年夜棚,让李明武获得了务工的机缘,儿子也享遭到了低保。“本来一年才能收入2000多元钱,而今在大年夜棚里打工,再加上种地的收入,一年能有1万多元钱。”李明武示知记者,“守家在地心里没承当,利便照看儿子,前几年欠亲戚的钱也都还上了。”

地皮流转、务工酬劳、年末分红……而今,在扶贫财产带动下,本地贫苦村平易近的增收体式格局实现了多元化。“针对‘造血’能力不强的问题,我们村从成长集体经济入手,颠末历程资金投入、项目支持,鼓动财产成长,优先利用贫苦村平易近务工。”烧锅岭村党总支书记宋晓飞介绍,一些村平易近不具有外出打工的前提,村里的扶贫财产项目为他们供应力所能及的务工机缘,当日结算工资,确保脱贫攻坚成效加倍稳定。

“脱贫摘帽”不是终点,而是新生活生计、新奋斗的动身点。今朝,烧锅岭村已建成50栋大年夜棚和一座6000平方米牛舍。本年,烧锅岭村扶贫项目为全村贫苦户36户63人每人分红2300元,今朝所有实现脱贫。 (长春日报记者 梁闯)

齐红脱贫记

天刚蒙蒙亮,双辽市卧虎镇东方红村就已炊烟袅袅。记者扈从驻村扶贫干部沿着平展清洁的村道,来到脱贫户齐红家。“嘎嘎嘎……”宽阔整洁的院子里传来阵阵鹅啼声,齐红正抱着一盆饲料向鹅群抛撒。近几年,颠末历程本身的尽力和扶贫干部的匡助,齐红家年收入达4万余元,夫妻俩不但治好了病,还甩失落了“穷帽子”,过上了好日子。

“那些年确切太坚苦了!我得了股骨头坏死,老伴得了严重的类风湿,两小我根基损失落了劳动能力,医疗费用又很高,日子过得十分艰辛。”齐红说,昔时家里有12亩耕地可以赚钱,但也常常捉襟见肘,眼看着俩人的全愈来愈严重,却拿不出钱来医治。

改变,源于精准扶贫政策的实行。2015年,齐红一家被一定为建档立卡贫苦户。双辽市中医院与齐红家结对,颠末历程健康扶贫政策,夫妻俩的病获得实时有用的医治,给这个家庭带来新的希望。

为了让贫苦户加速脱贫,村里在强化扶贫项目上下足了功夫。先是扶植2处光伏基地,每一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50万元,已一连3年为贫苦户分红;2018年,引进服装车间,可为40名贫苦户每月增加1000元的务工收入;村里还设置了贫苦户保洁员特岗,为贫苦户供应更多赚钱的机缘。齐红就是受益人之一。

“5年了,日子真是超出越好,超出越来劲儿!感谢感动党和政府的好政策!”齐红笑呵呵地说。

曾的东方红村集体经济衰弱脆弱,环境差。在国度大年夜力奉行扶贫政策下,东方红村焕发了“精气神”,被评为全省“百村引领千村示范村”。今朝,全村81户138人所有实现脱贫,已实现整村脱贫出列。(四常日报记者 陈晨)

家庭妇女“变身”新型职业农平易近

曾只能围着猪圈、牛圈转的农村妇女于华,做梦都没想过,本身有一天能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的身份赴法国参不雅进修。“进修让我的眼界变宽了,脑筋也变活了。”而今,已是辽源市东辽县华宇家庭农场主的于华感伤地说。

畴昔由于不懂手艺,于华没少走弯路;由于不懂行情,也没少被人赚差价。这让于华意想到,谁有也不如本身有,谁会也不如本身会。从此,她加倍判断了进修的信心。

2014年,于华列入了东辽县首批新型职业农平易近培训班。由于用功好学,显露突出,她被举荐到省里继续列入培训,也正是由于那次培训,让于华在列入外省考核进修时期,体会了“牛粪蚯蚓过腹转化”的生态轮回新理念。当然没有实地看到蚯蚓养殖,但她却把这一新理念记在了心里。回家后,她多处进教养蚯蚓的常识,并买来中央农广校建造的光碟看了一遍又一遍。没有人教,她就本身摸着石头过河,考试考试着买了150斤蚯蚓苗,本身学着养,摸索解决了蚯蚓越冬、起苗等坚苦。

求新知、学手艺,于华不等不靠,当然只有小学文化,但她知道进修能提高甚么,更能改变甚么,所以,只要传闻哪里有进修培训,她脑袋削个尖儿地往前上。不管到哪一个班,她都急如星火地进修着新常识,常被评为优异学员。2019年,她被评为全省为数不多的“高级农技师”。

她把学到的先辈的科学养殖手艺手把手传授给老乡,实现配合致富。凌云乡柳叶村二组68岁的黄金山家里养了5头牛,由于牛粪措置不了,他找到了于华。于华指点他养蚯蚓,而今蚯蚓土里钻,他家的牛粪反而不够用了,黄金山乐得合不拢嘴,正谋略着要用蚯蚓养鸡养鱼,再开辟一条致富路。(辽源日报记者 于蕾 )

要让乡亲们都富起来

松原市前郭县平凤乡郎家窝堡村位于前郭县西北部松花江畔。近几年来,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眷注下,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,在所有村平易近的辛劳支付下,从经营实行扶贫项目到拓广大众增收渠道,从改良村屯人居环境到丰硕村平易近文化生活生计……一项项落实、一项项打破,逐渐地,这里的一切悄然产生了转变。

韩大年夜伟,一名“80后”,是前郭县委鼓吹部干部、郎家窝堡村第一书记。 2016年3月,他来到郎家窝堡村,颠末4年多的历练,从一名“县里干部”,成了村里人、庄稼人、精明能干的带头人,带领全村走上了致富路。

“要让乡亲们都富起来”,韩大年夜伟一向把这句话记在心里。蹲田间、坐炕头、进卖店……他用最短的时候把村里的环境摸清摸透。聘请农业专家来村授课、文化自愿处事队按期送戏下乡、医疗自愿处事队上门义诊、和驻村工作队办课后指点班……针对建档立卡贫苦户实际状态,村里实行了光伏发电受益项目、入股合作社分红项目、新农保贷款扩大年夜收入项目、扶贫羊养殖受益项目和天井式种养殖增收项目,实现贫苦户每户每一年增收3000元以上。2017年尾,全村建档立卡贫苦户23户37人实现扶贫项目全笼盖,确保了建档立卡贫苦户有延续不乱收入,做到了4年扶贫义务2年完成。

在农村环境整治、新农村扶植上,他积极调和相干部分,匡助村里建筑了水泥路,争夺了巷路刷新工程,维修了文化小广场……而今,村里出行难的问题获得有用解决,村容村貌有了喜人转变,人居环境获得极大年夜改良,村平易近收入节节爬升,“要让乡亲们都富起来”逐渐变成实际。(松原日报记者 王国彬)

村落“蝶变”幸福相约

金秋时节,走进通榆县边昭镇的昭福家园小区,居平易近杨金玲正在清除落叶。3年前,杨金玲搬到了这个易地扶贫搬家安设点。

搬家前,她和女儿栖身在铁西村,吃水靠井,生活生计靠天。2017年,她所栖身的村子实现了整体搬家。“感谢感动各级政府,让我们能住上这辈子想都不敢想的楼房。”说起而今的幸福生活生计,杨金玲布满感谢感动。

据体会,昭福家园小区总投资3.4亿元,占地面积11.37万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9.6万平方米,笼盖边昭镇铁西、腰围子、五井子3个贫苦村,触及常住生齿1287户3622人、建档立卡贫苦生齿524户943人。

昭福家园小区的扶植,让住在这里的村平易近们完全告辞了“穷窝窝”,迎来了新生活生计。为确保搬家农平易近不乱脱贫,边昭镇紧紧环绕“怎样搬”“怎样建”“怎样管”“怎样富”4个问题来经营实行易地扶贫搬家项目。

为激起贫苦大众的内活跃力,2018年,边昭镇在全省率先成立了“爱心超市”,在新时期文明实践站的指点下,睁开文明自愿处事举止,建档立卡贫苦户颠末历程列入举止和义务劳动赚取积分,再用积分到“爱心超市”兑换物品。

易地扶贫整村搬家后,村平易近们不但“住得好”,也“住得稳”。拆旧区复垦出400公顷农田,并实行500千瓦光伏电站和棚膜项目。别的,昭福家园还成立了扶贫车间,带动就业共50余人,个中脱贫户在农闲时候就业达20余人,并在复垦区各村还成立了农机小区和牧业小区。

2018年,铁西、腰围子、五井子3个村完全“摘”失落了贫苦村的“帽子”,贫苦户所有脱贫,昔日的贫苦村已实现了完善“蝶变”。(白城日报记者 张芙)

满园新绿胜春朝

秋风送爽,稻谷金黄,安图县石门镇北山村的齐心生态园内,绿意盎然、丰收在望。

10月16日,记者在齐心生态园的一栋温室大年夜棚里看到,一大年夜片绿色无公害菠菜青葱欲滴,已有一拃多高。“长得不错,即速就可以收割了,收割后得马一直蹄地送到延吉市批发市场。”北山村村委会主任颜世禄说,不出不测,这批菠菜少说也能挣七八千元。

不久前,齐心生态园内的其他大年夜棚里新栽种了各类反季候蔬菜,这些蔬菜将在年末前所有上市。“之前,农平易近是干半年歇半年。而今,村里栽种反季候蔬菜,村平易近一年四时都有活儿干。”颜世禄说,村平易近们种下的不是通俗的水果蔬菜,而是对夸姣生活生计的期待和企望。

齐心生态园由北山村包保单元延边军分区于客岁9月投资扶植,占地面积1.2万平方米,以反季候蔬菜栽种、生果栽培和果蔬采摘为主,不但解决了村内残剩劳动力和残疾人员就业,让村平易近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赚钱,还将部分收益用于贫苦户分红。本年以来,齐心生态园的收益已达15万元,年末前,估计还能收入10万余元。本年4月,北山村举行了分红典礼,全村57户88名贫苦户每人获得600元分红。

据体会,北山村除齐心生态园项目外,还有猪舍出租、大年夜型机械发包、工业用地租赁等多个村集体财产项目,村平易近仅靠分红,每一年就可以收入数千元,全村人均年收入已从几年前的7000余元增加到而今的1.4万元。

财产畅旺,收入翻番。今天的北山村不但贫苦户脱了贫,村容村貌也从脏乱差酿成了清洁美。焕产生气的北山村正走在脱贫致富的幸福之路上。(延边日报记者 葛威)

“小强人”的灵芝传奇

“这是宇月灵芝一号,那是旺农灵芝一号……”靖宇县宇月中药材栽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、靖宇县旺农园灵芝开辟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秀虎如同一名将军,放哨着合作社的40个灵芝栽种大年夜棚。

高秀虎本来就是一个“小强人”。10多年前,他靠勤奋的双手和伶俐的脑筋做起山货生意,在故乡靖宇县龙泉镇大年夜北山村早早就过上了敷裕的生活生计。天有不测风云,2003年和2004年,一连两次车祸,让他落下了终生残疾,在家一躺就是三年,挣的钱都花在了医药费和康复上。失落去生活生计

在老婆的鼓动鼓励下,高秀虎决意从头再来,琢磨起了天井经济。有时候,他接触到了灵芝。生成好学的他,查阅了大年夜量的资料,并到外地考核进修栽种灵芝的经验。在他想大年夜干一场的时刻,坚苦呈现了:没有创业的成本。他和老婆商酌后决意破釜沉舟,把房子卖失落,又向朋侪借了些钱,租了本村一块地种起了灵芝。为了省下人工费,他和老婆本身制菌、本身搭棚。颠末摸索和研究,他栽种的高品质灵芝昔时就挣了2万多元。

“栽种灵芝最好是坡地,有助于空气流通。”“孢子粉要阴干,如许营养成分不流失落,而且留存期长。”高秀虎是个肯研究的人,从灵芝的品种、田间办理,到孢子粉的提取和留存,都有一套本身总结出来的做法。在他的带领下,他的合作社成员今朝已到达74人,年产值达300余万元。

相关推荐